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天气 实时天气

秘鲁天气预报15天_秘鲁天气预报

tamoadmin 2024-11-08 人已围观

简介1.动物能预报地震吗?2.动物是否能预报地震?3.植物气象员 阅读答案1,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还能预报天气。2,是从植物的状态,活动说明的3,不能,因为不是全部植物都可以预报天气的4,引用了举例子,打比方5,说明三色1、说明对象:植物;说明内容:植物可以预报天气。2、结构方式:总分式;说明顺序:逻辑顺序。3、举例子。文章为了具体说明植物能预报阴雨的特征,列举了黄瓜蔓、风雨草、含羞草、晴雨花

1.动物能预报地震吗?

2.动物是否能预报地震?

3.植物气象员 阅读答案

秘鲁天气预报15天_秘鲁天气预报

1,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还能预报天气。

2,是从植物的状态,活动说明的

3,不能,因为不是全部植物都可以预报天气的

4,引用了举例子,打比方

5,说明三色1、说明对象:植物;说明内容:植物可以预报天气。

2、结构方式:总分式;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举例子。文章为了具体说明植物能预报阴雨的特征,列举了黄瓜蔓、风雨草、含羞草、晴雨花、茅草、松果的鳞片和河底的青苔等例子,既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4、不恰当。因为“温度”在此表意不准确,它是指物体冷热的程度,而据本部分内容来看,植物预报的是“气温”,而不是“温度”。

5、文题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植物能预报天气的功能特征。 鬼的草,可以预报天气 两种答案

动物能预报地震吗?

1.植物;植物可以预报天气

2总分式;逻辑顺序

3举例子;文章为了能说明植物能预报阴雨的特征,列举了黄瓜蔓、风雨草、含羞草、晴雨花、茅草、松果的鳞片和河底的苔藓等,既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4不恰当。

动物是否能预报地震?

地震即地动,它像狂风暴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要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其中,破坏性的地震大约有1000次左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灾难,做好地震的预测预报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能预报地震的动物人们在长期报震抗震工作中,已经观察到许多动物在震前有种种异常反应:畜不进圈狗狂叫,冬眠蛇出老鼠闹,鸭不下水鸡上树,蜜蜂飞迁鱼上跳,鹦鹉撞笼鸽惊飞,狮虎哀吼狼悲嚎等等我国邢台地区人民通过对预测预报地震的实践,还编成这样的谚语:“鸡在窝里闹,猪在圈里跳,羊也叫,地震快来到”

从大量地震资料来看,已知地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约有近100种,包括昆虫鱼类蛙蛇鸟类兽类和家禽家畜其中以狗鱼猫鸡鸟和猪等反应最为明显

1969年7月18日13时24分,我国渤海发生了一次7.4级地震在震前,天津市人民公园的工作人员观察到许多动物的行为都出现了异常反应,就连平时逗人喜爱的大熊猫也躺在地上,抱头怪叫,唤它也不起,检查却无病根据这些异常反应,公园地震预报小组在当天11时10分向天津市防震办公室报告“可能要发生大地震”的预报果然不出所料,两小时以后发生了地震,天津市地动房摇

15年2月4日,海城营口发生了7.3级地震震前一段时间,尽管天气寒冷,冬眠的蟒蛇仍爬出洞来,它们一出洞口就冻僵了此外,青蛙泥鳅等冬眠动物的提前苏醒,可能与震前地温的局部升高有关

16年7月28日3时,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前的动物异常反应与历次大震一样,也是十分普遍而强烈的,特别在临震前几个小时更为明显

日本是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科学家发现深海鱼类的异常行为预示着地震即将来临早在1923年夏天,一位秘鲁的鱼类学家在日本的叶山沿海,发现了一种仅栖息在深海中的胡须鱼上浮,这是一种异常现象果真事隔一天,发生了关东大地震1963年11月11日清晨,日本新岛的渔民捕到一条长2米的深海鱼,电视台记者为访这条新闻,邀请正在研究地震前深海鱼反常行为的未广教授,希望他一同乘坐直升飞机前往现场当时,未广教授有课不能前去,在同记者分别时他开玩笑说:“请多加小心,不久将有地震发生”谁知,事隔两天,在新岛附近真的地震了

狗,可能是因为它具有特别灵敏的嗅觉,所以被列为震前反应最明显的动物在云南通海地区一次地震前夕,山区一户人家4个人围坐一桌,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牌突然,从大门外跑进来一只狗,对着主人叫个不停,主人只顾打牌,不予理睬狗可急了,上去咬住主人的衣服不放,还把他往门外拖主人觉得这只狗不识事务,大煞风景,于是将它赶出大门外可是他刚坐下打牌,狗又奔了进来,仍然是咬着衣服拼命将主人拖着往外跑这时,主人恼火了,站起来对准狗乱打乱踢,赶着一起冲出大门这当儿,突然一阵轰响,大地颤抖,房屋倒塌,留在屋内的那3个人都被压死,唯独他保全了生命唐山大地震前,有个农户家的一只狼狗当晚咬了主人,不让他睡觉主人将狗打跑,刚睡下,狗又来乱咬他又气又惊,就下床打狗,边追边打,刚出大门,地震发生了13年7月23日,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斯皮可埃市地震前,有个女职员睡得很熟,被狗吵醒狗舔主人的脸,咬睡衣,将她拽下床来她开了门,狗咬着主人的睡衣朝外跑,刚踏上人行道,地震发生了从这三个例子可以看出,狗不仅是出色的活报震仪,而且在地震灾害中救主有功

动物为什么会预报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巨大的能量释放现象之一有人曾做过计算,一次7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20多枚2万吨级释放的能量,所以在震前必然有各种物理化学和气象等变化,如地热地电地磁光声气候地下水化学成分都会有一定的局部变化这些变化,即使是非常轻微的,但一些动物却具有十分敏锐的感受力,于是引起它们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反应,这就是动物在震前的异常行为

目前,人们虽然已经知道有些动物能预报地震,但是对于它们预报地震的机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据上海师范大学动物学家虞快教授介绍,科学上有以下三点解释和推测:

第一,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感受鱼类和其他一些水生动物能感受到人所不能感受到的超声波和次声波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声波范围为16~2万赫,小孩可以达到2.2万赫,高于或低于这个声波范围就不能感受到鱼类内耳和身体两侧有侧线感受器,这是一种机械感受器,能感受1~25赫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赫的声波),即使对水流压力的微小变化或微弱的水流波动也很敏感;水母(海蜇)的伞体边缘有感觉球,能感受8~13赫的次声波漂浮在水面上的水母,能在暴风到来之前,感受到由于流动的空气与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因此及时离开浅海,避免被巨浪砸碎的灾难;在海洋中的海豚,能感受50~10万赫的声波,又具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因此,它能利用超声波(频率高于2万赫的声波)正确地追踪数千米以外的鱼群,并能分辨出种类由此可见,鱼类和其他一些水生动物在震前出现异常反应的原因,很可能是与强震前有次声波和超声波发生有关

第二,对热的变化的高度敏感在地震前,穴居动物都有明显的异常反应例如,蛇类具有颊窝或感觉小窝,窝内的感觉细胞对“热”极为敏感有人用南美洲的蟒蛇做过试验,在波长为10600纳米的红外线下,热量在每平方厘米0.084焦时,就有热感觉反应由此推测,蛇在震前的异常反应,可能与地热变化有关

第三,对微弱的机械振动的感受家禽和鸟类的腿部具有微小的感振小体,它们凭此能感受到枝头或地面上十分微弱的机械振动(几十至一二千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曾做过这样的试验:用100只家鸽分作两组,每组50只,将其中一组家鸽的感振小体与中枢神经之间相联系的神经切断结果在一次4级多的地震前,切断神经的一组家鸽基本上安静如常,而另一对照组家鸽都惊飞了这说明家鸽的感振小体能感受到震前的波动在强震前,猪牛羊等家畜普遍出现异常反应的原因,可能与它们的腿部趾部和腹部肠系膜等部位分布着大量对感受机械振动非常敏感的环层小体有关

此外,蝙蝠能感受1500~15万赫声波它的超声定位系统极为优越,不仅分辨率高,而且抗干扰性强,能从比信号高出200倍的噪声背景中接收小昆虫身上反射回来的信号因此,蝙幅在地震前迁飞是与感受超声有关的

根据柏林弗里大学赫尔穆特特里布楚教授测定,来自地面的充电离子释放,引起“先地震”,使狗猪鸟和其他动物出现紧张不安情绪,这就是人们在地震前所经常观察到的动物异常行为

那么,人类能否预感地震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科学家认为人类没有动物那样预感地震的本领,只有动物才能感觉人类视为“静止”的震前外界变化后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科学家首先提出,人类也能够像一些动物那样,在地震前的短时间内,表现出异常行为例如在旧金山海湾地区,那里的居民在地震前72小时内,出现烦躁易怒头昏眼花头痛恶心等征兆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况不同,所出现的征兆也有差异

不久前,美国蒂姆研究所的生物学家马沙亚当斯,根据人类在地震前的异常行为分析,在8天内预报的准确性可以达到80%亚当斯把人在地震前的异常行为,归因于地磁场的改变影响到人体的结果

进一步探索动物报震对预防地震将有很大的作用首先,在从事动物报震工作中要分清动物的异常行为是地震预兆还是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否则就会造成错误报震因为自然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一些非地震预兆的环境条件变化,也会促使动物产生异常行为,而且往往与动物震前出现的异常反应相似例如,天气闷热,雷雨之前,由于气压低,湿度大,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鱼儿就会泛塘,蜻蜓和蚊子聚群飞行,蚂蚁也忙于向高处搬家,表现出异常行为又如狂风暴雨到来之前,大群海鸟会向着陆地飞行,许多鱼儿结群上浮,深海鱼类游到浅海甚至上浮到水的表层,连鲸类也会群集在海面再如饲养条件的改变,包括兽舍的改变,饲养员的调换,饲料种类的更换,往往也会使动物出现各种异常反应此外,动物在繁殖季节里,由于本身的生理变化,也会表现出行为失常猪马牛羊等发情时,常常出现烦躁不安,胃口不佳,相互追逐;狗在发情期有嚎哭的现象,猫在发情期则往往叫个不停,鱼儿会进行生殖回游等这些异常行为,都与地震没有关系

其次,在地震以前有异常行为的动物,开始时往往是个别种类和少数动物,而且还会受到动物个体差异的影响,在同种同类动物中会出现无异常反应异常反应不明显和明显三种情况,这对动物报震工作同样会带来困难,所以必须密切注意动物出现异常反应的种类数量涉及的范围以及异常反应的程度因为没有一定数量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再次,利用动物预报地震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动物行为的变化与地震之间的联系,目前知道的还不多,必须在今后防震抗震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土耳其“爱猫者协会”的专家们发现,猫的脚掌能感受最轻微的震动,可比人类和一般动物早知地震的来临,而猫的嗅觉和听觉也相当敏锐,所以一些学者已将猫的“第六感觉”(包括猫预报地震)列为研究专题日本科学家根据民间“鲶鱼翻身是地震前的征兆”的传说,进行了长期观察后发现,此鱼对轻微震动的感受极为灵敏,而地震前所引起的微弱电流的变化,也能被鲶鱼特别灵敏的感受器感觉到,所以日本很多地方都饲养着鲶鱼,作为一种活的“报震仪”,随时观察它的一举一动另外,日本农林省还号召多震地区的人们饲养一种白色的鱼,它有感知微小震动的特殊本领——震前几小时在水中惊恐地东窜西撞,预示地震即将来临邢台地震以后,我国对该地区的狗鼠猪鸡鸽子泥鳅黄鳝鲫鱼蚂蝗等10多种动物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研究,着重观察动物反应的指标,例如鸽子的惊飞反应,猫的日呼吸频率曲线的变化和行为异常反应等等,从中总结出了规律,取得了一些经验运用这些经验,曾对范围50千米震级为3~5级的地震进行了多次较好的预报

植物气象员 阅读答案

动物真的能预报地震吗?

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一场大地震把希腊的海利斯城Helice夷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纷纷迁出城外。我国唐朝的《占经·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的记载。几乎在每次大地震过后,幸存者们回忆地震发生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有动物异常行为的报告——鱼乱跳,鸡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种宠物焦躁不安… 全球每年平均发生能被仪器纪录的地震超过50万次、人可以感知的地震10万余次、破坏性地震100多次。从唐山大地震到坂神大地震到台湾921大地震,直至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这地球的颤抖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恐惧和创伤。然而至今,人类还未能找到地震发生的规律,准确预报地震仍然是无数地震学家为之殚精竭虑的目标。

理论可行,操作困难

如果动物们能帮人类一把,那该多好呢?的确,很多动物拥有比人类敏感的多的感觉系统。蝰蛇可以感知红外线;大象和鲸可以感知次声波;狗不但嗅觉灵敏,更可以听见超声波。很多动物,尤其是穴居动物的对震动十分灵敏,所以即使你蹑手蹑脚,老鼠也总是能轻易感觉到你的接近而逃之夭夭。很多震前动物异常行为都是因此而发生的。很多大地震来临之前,会有多次规模很小的前震,这些频繁发生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里氏7.3级地震是世界上截至目前唯一一次没有争议、具有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成功预报。这次成功的预报正是建立在对频繁发生的前震的监测上,而不是后来流传甚广的动物异常行为报告。

那么动物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套专门用来躲避地震的特别本领来呢?对于一个动物个体而言——包括人在内,一生中因地震而受到伤害是一种极小概率的。特别是对那些寿命很短的动物,比如老鼠,在它的生命周期内遭遇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为了一个概率几乎为零的特别准备一套复杂机制是极端浪费的。如同生活在电气时代的现代人类偶尔会遭遇触电的意外,可是人们没必要天天穿着厚重的绝缘服生活。

动物行为受到太多因素干扰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曾经发起过几个关于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的研究,结果是“没有找到二者间可信的联系”。事实上,很多动物在地震来临时的异常表现,不过是一种对震动的惊惧反应。很多大地震来临之前,会有多次规模很小的前震,这些频繁发生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也就是说,其他的很多——诸如天气变化、饥饿,甚至附近开过的一辆卡车,也可以引起动物相似的反应,养过宠物的读者恐怕见识过自己的宠物莫名其妙发脾气。

近年,科学期刊也发表过两篇和动物行为预测大地震有关的文章:2008年四川大学在Bioelectromagnetics上发表的2008年四 川地震前后老鼠行为变化的文章[1] ,报告发现实验8只老鼠中有6只在四川地震前3天运动行为显著降低,对,是降低,并非民间流传的鸡飞狗跳式的异常。

2010年英国Open University科研人员刊行在Journal of Zoology的文章,指出2009年拉奎拉地震地震前5天,距震中74公里外的雄蟾蜍们突然几乎跑的精光(96%),也不交配产卵了。面对这样的异常行为,研究者比对了当时各种自然现象记录,发现气候和月相都不能解释蟾蜍这样不寻常的行为,只有一些和地震有关的监测数据,比如环境中氡的变化趋势吻合的比较好。

上述研究显示,动物可能感知与地震相关的物理化学信号,也有可能对此作出一些反应。但即使动物真的可以提前感知地震来临,它们又能以什么方式“告诉”人们呢?也就是说,人们怎么从它们充满混杂噪音的行为谱中发现这个信号呢?

动物表达一些行为会遭受很多种因素影响,除了它自身的生理需求外,社群、环境也具带来很大压力。人们在解读动物行为时往往不能靠行为发生当时的姿态来判断它的目的或原因。而必须要通过系统的观察记录,从生理、能量、收益等各个方面去猜测一个行为形成的远端,也就是进化上的,或近端,可以理解为个体上的机制。要研究异常动物行为,首先要确认什么是正常的动物行为。然后再排除和行为变化没有关联的外界因素。而且,即便有的因素和行为变化同步,也不能确定就是它直接影响了动物的行为,还要靠实验设计来检验这个关系是否存在。

动物的“异常”行为能预报地震这一说法还被一种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的常见心理学现象强化。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后,往往能更清晰地回忆起发生前经历的事情——所谓的“异常”行为时常发生,只不过大部分都被人忘记了。

另一种常见的现象则是传言。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是,三年前的那场印度洋大海啸过后,人们几乎没有发现动物的尸体,然而泰国普吉岛当地流浪狗基金会的志愿者帕克(Margot Homburg Park)说,“许多狗被巨浪吞没,我在距离海边500米的院子里有9只狗,我没有注意到它们有任何异常行为。我丈夫在早上8点感觉到地震,但是狗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当人们面对着尸横遍野的惨景,还会注意到一条狗的尸体吗?

还有一个事实是不容忽视的,一次谎报的地震造成的损失,并不亚于一场真正的地震。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

植物“气象员”

张晓天

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预报阴雨

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预报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色。

“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低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这种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空气湿度大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收缩,这是报告有雨。空气干燥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打开,这是预示天气即将由阴雨转为晴朗。大雨到来之前,气压急剧下降,水面上的压力减小,这时河底的青苔就会浮出水面,因此农谚云,“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预报温度

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在20℃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气温若降低到15℃时,枝叶就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气温下降到10℃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气温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而且还能预测天气。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5月B版,有改动)

18.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是什么?

19.本文的结构方式和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0.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其作用。

21.本文第二个小标题中的“温度”一词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22. 请结合全文内容揣摩文题《植物“气象员”》的妙处。

18.(2分)说明对象:植物;说明内容:植物可以预报天气。说明:每问1分。

19.(2分)结构方式:总分式;说明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每问1分。

20.(3分)举例子。文章为了具体说明植物能预报阴雨的特征,列举了黄瓜蔓、风雨草、含羞草、晴雨花、茅草、松果的鳞片和河底的青苔等例子,既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说明: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作用说明酌情给分。

21.(3分)不恰当。因为“温度”在此表意不准确,它是指物体冷热的程度,而据本部分内容来看,植物预报的是“气温”,而不是“温度”。说明: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

22.(2分)文题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植物能预报天气的功能特征。说明: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