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天气 实时天气

龙口未来15天天气预报情况_龙口未来15天天气预报

tamoadmin 2024-10-29 人已围观

简介1.龙缸地质公园 龙缸地质公园天气预报2.户外登山之龙口莱山徒步穿越山东龙口天气预报 (未来15天)下辖乡镇(街道):石良镇天气徐福街道天气黄山馆镇天气02月06日(周六)班白天:晴夜间:晴-5~1℃西北风 3-4级02月07日(周日)休白天:晴夜间:多云-3~4℃西南风 3-4级02月08日(春节)休白天:多云夜间:晴-1~7℃西南风 5-6级02月09日(周二)休白天:晴夜间:晴-1~6℃南风

1.龙缸地质公园 龙缸地质公园天气预报

2.户外登山之龙口莱山徒步穿越

龙口未来15天天气预报情况_龙口未来15天天气预报

山东龙口天气预报 (未来15天)

下辖乡镇(街道):石良镇天气徐福街道天气黄山馆镇天气

02月06日(周六)班

白天:晴

夜间:晴

-5~1℃

西北风 3-4级

02月07日(周日)休

白天:晴

夜间:多云

-3~4℃

西南风 3-4级

02月08日(春节)休

白天:多云

夜间:晴

-1~7℃

西南风 5-6级

02月09日(周二)休

白天:晴

夜间:晴

-1~6℃

南风 3-4级

02月10日(周三)休

白天:多云

夜间:多云

3~9℃

南风 4-5级

02月11日(周四)休

白天:多云

夜间:多云

3~9℃

南风 3-4级

02月12日(周五)休

白天:阴

夜间:中雪

-2~9℃

东南风 4-5级

02月13日(周六)休

雷阵雨伴有冰雹

-5~1℃

02月14日(周日)班

多云

-6~-3℃

02月15日(周一)

多云

-5~-1℃

02月16日(周二)

多云

-3~0℃

02月17日(周三)

多云

-3~2℃

02月18日(周四)

多云

-3~2℃

02月19日(周五)

-3~0℃

02月20日(周六)

-6~7℃

龙缸地质公园 龙缸地质公园天气预报

kuku123为您提供近2400多个城区未来五天的天气预报!(无法定制天气预报(本地城市)的用户,请点击此处进入帮助页面)

定制默认城市: 选择省份 港澳台 直辖市 A 安徽 F 福建 G 甘肃 G 广东 G 广西 G 贵州 H 海南 H 河北 H 河南 H 黑龙江 H 湖北 H 湖南 J 吉林 J 江苏 J 江西 L 辽宁 N 内蒙古 N 宁夏 Q 青海 S 山东 S 山西 S 陕西 S 四川 X 西藏 X 新疆 Y 云南 Z 浙江 城市:选择城市H 菏泽J 济南L 临沂L 聊城Q 青岛R 日照T 泰安W 潍坊W 威海Y 烟台Z 淄博Z 枣庄B 滨州D 东营D 德州J 济宁L 莱芜 区县:选择区县Y 烟台C 长岛F 福山H 海阳L 莱州L 龙口L 莱阳M 牟平P 蓬莱Q 栖霞Z 招远 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气预报 >> 烟台天气预报 (气象局2010-03-25 11:00发布)酷酷123首页 3月25日(今天)阴转多云5℃~0℃西北风4-5级3月26日(明天)晴转多云9℃~0℃西南风4-5级3月27日(后天)晴转多云7℃~1℃西南风4-5级

户外登山之龙口莱山徒步穿越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龙缸地质公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龙缸地质公园天气预报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重庆云阳龙缸地质公园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重庆云阳龙缸地质公园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重庆云阳龙缸地质公园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云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经国土部批准建立。公园主要景观类型包括以龙缸岩溶天坑为主的岩溶类和以石笋峡、南三峡、黄陵峡为代表的流水地貌类,同时兼顾草场生物景观和具有浓郁土家风情人文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同时被誉为"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其中的龙缸天坑,缸口最低处海拔高度1113米,从该处测得龙缸深度达335米,这一深度位居全国第三,世界第五;龙缸天坑的坑壁倾斜幅度近90度,因此有着"天下第一缸"的美誉。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内的_口石绝壁上,目前正在建设的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景观廊桥--天下龙缸·廊桥云端主体工程基本收尾,将于2015年初完工,预计2015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廊桥云端向外悬挑长26.68米,比举世闻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玻璃廊桥悬挑部分还长5米多,成为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景观廊桥。届时,这一世界之最将成为重庆旅游一大特色与亮点。

2008年,云阳龙缸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即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2012年12月,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风景名胜区。目前,云阳龙缸风景区将用2至3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打造成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腹地旅游目的地。

构造特征

公园总体位于华蓥山大断裂与七曜山大断裂之间的褶皱带,即川东平行岭谷区的东南隅 ,燕山期前各构造层均为整合及整合接触 ,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升降运动 ;燕山晚期褶皱构造显著 ,是上白垩统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构造形式以褶皱变形为主 。地处渝东褶皱带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研究区地处 NE - SW 向构造带 , 北缘与 NW 向的大巴山弧形构造斜接 、重接复合。为印支- 喜马拉雅期运动形成的薄皮构造的一部分 。 主要表现为宽平的箱(屉)形向斜和尖峭而狭窄的背斜形成的隔档式构造,而在背斜轴部,由于应力集中则容易形成一些规模不等的节理裂隙或压扭性断裂。

地层及岩性

公园内出露地层为中生代的三叠系 、侏罗系与新生代的第四系 。 三叠系是公园内出露的主要地层 ,其岩性及厚度变化较大 。 其下统嘉陵江组灰岩在公园内分布面积广 。 中统巴东组为浅海相碎屑岩及泥质灰岩 ,局部夹石膏及含铜砂岩 ;上统须家河组为内陆湖相碎屑岩并产煤。

成因分析

龙缸景区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主,在岩溶、重力崩塌、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与奇峰异石。龙缸是在三组节理以及向斜东北转折端的劈理交汇处产生的破碎带,后经溶洞中的地下水反复溶蚀-坍塌-溶蚀-坍塌而形成。

龙缸岩溶天坑举世瞩目是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其主要成因是岩溶塌陷和溶蚀 ,天坑位于多组节理 、劈理的交汇处 ,岩石极易破碎 ,在这些岩层之中 ,流水溶蚀形成的多层溶洞交错纵横 ,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 ,破碎带上的岩石产生坍塌 ,坍塌物随即被暗河溶蚀带走 ,龙缸天坑就是这样反复的溶蚀 - 坍塌中逐渐形成。 而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内 ,发育的岩溶洞穴数量不少 ,分布位置和高度各不相同 ,通过研究区域内多个溶洞的成层性 ,可以用来分析侵蚀基准面的演化历史 ,推测河流的稳定期和下切期 。

地质遗迹特征

(1)属于地貌景观类的可溶岩地貌景观的大安洞,其岩性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石灰岩,洞顶为穹窿状 ,洞口位于溶蚀槽谷内 ,为层面溶洞 ,槽谷为NE-SW向展布 。

(2) 属于水体景观类的流水地貌景观的黄陵峡 ,其发育于黄陵峡背斜核部 ,峡谷两岸峰林幽美 ,褶皱 、断层走向鲜明 ,地质运动迹象十分明显 。 峡谷内的万卷诗书是石灰岩内两条走滑断层将产状相对平缓的地层推举到近于直立而产生的地质奇观 。

(3)位于石笋河畔的_口石, 其物质组成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 ,溶蚀作用使垂直裂隙不断加宽 ,导致崩塌 ,形成了如今_口石地质奇观 。

(4) 属于古生物景观类的生物化石类的虫迹化石 ,其在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中 ,为一套海相碳酸岩的沉积物 ,颜色呈灰色 ,到处可见有虫迹化石出露 ,且保存完整 。

景区内珍稀保护动物分布广泛,是各种鸟类和陆生动物栖息地。其中重点保护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5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林麝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4种,重庆市市级保护动物25种。珍禽异兽有獐子、猴群、野猪、崖燕、飞狐、杜鹃、麂、蟒、云豹、穿山甲、锦鸡等。

主要景点

景区内地貌奇特,溶洞密布,奇峰怪石、石笋摩天、雄险俊秀、千姿百态、多彩多姿,是自然科学的博物馆,地质景观的大观园。主要景点有龙缸、龙洞、老寨子、映月洞、石笋河、老鸦峡、黄陵峡、龙窟峡、火山峡、藏龙峡、岐山草场(森林)、_草古长城、岐阳关古道遗址、盖下坝湖泊等。集雄、奇、险、峻、幽、静、秀丽各种神韵于一体。

龙缸是以岩溶塌陷为主,溶蚀为次而形成的椭圆形

岩溶天坑。在龙缸口最低处鹰嘴峰测得海拔高度1113m,长轴近70°方向延伸约304-325m,短轴178-183m,深度大于335m。其深度在国内仅次于小寨天坑和大石围天坑,位居国内第三位,世界第五位。

龙缸内壁如削,缸壁由峭壁拱成,最宽处2m余,最窄处不足40cm。人站于缸沿上,一边是千仞缸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壁缝松枝横卧,古藤倒挂,缸底丛林碧绿,四季吐翠。林间百鸟争鸣,盘旋低飞,烟云升腾,景色优美,素有"天下第一缸"之称。就深度和直径规模而言,龙缸可谓是超级天坑,具有较高的观光、探险旅游和科考价值。

映月洞位于龙缸东北100m处的悬崖峭壁之中,为第一层

溶洞。洞长43m,走向为25°南洞口高3.9m,直径3.4m,北洞口高2.2m,北端为暗河的出口,可见由流水形成的槽谷,洞顶可见有少许的石钟乳及钙华,中部靠南端还见有水滴沿石钟乳滴下,在地下形成一个深约50cm的汇水凹坑。 每一年的中秋之夜,月亮从东方升起不久,月光充盈了整个洞身,集束的银光就像手电一样,由北向南穿洞射出,人们把这一奇特的景观叫做"穿洞映月"。

岐山草场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为重庆市市级森林公园,海拨高度在1000米-1650米之间,为喀斯特中山,面积12.5平方公里,景区有原始森林和高山草原。原始森林多为松、杉、柏树林,林间有堪称世界植物活化石的水杉、银杏、铁青杠、红豆等珍贵树种和一些不知名灌木丛。

龙洞由前后两厅组成,前厅成圆形,宽40余米,高近50米,长120米,面积4800平方米,内遍布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神奇瑰丽,琳琅满目。有"白玉龙床"、"龙伞"、"龙壶"、"龙椅"、"龙凳"、"莲台"、"天鸡报晓"等自然景观。后厅呈五边形,高30米,长300余米,面积6000平方米。里面的石钟乳形势如狮、如象、如龙、如凤,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展翅欲飞。

石笋河是长滩河中最美的一段,北起盖下坝、南至双河口,全长12.5公里。为岩溶地貌的峡谷景观。两岸如削,溶洞密布,石笋摩天,幻化出如飞天、村姑、罗汉等各式人物;河水清纯明亮,盛产乌龟、团鱼,或瀑或泉,错落其间,奇松、翠柏、幽竹、冷杉等植物遮天蔽日,黄荆、天麻、贝母、黄连等名贵药材漫山遍野,黄羊、香獐、黄麂、金猴、野猪等漫步林间,锦鸡、黄鹂、杜鹃、翠鸟、鹦鹉啭鸣其野。石笋河一带地处于渝东褶皱带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在距今6700万年的新生代,由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动力的综合作用下,流水、溶蚀形成的多层溶洞交错纵横,在反复的冲刷溶蚀-坍塌-冲刷溶蚀-坍塌中,地表的石芽、峰丛、漏斗与地下的三层溶洞自成系统,岭谷相对高差达1400多米,形成了壮观的岩溶地貌景观和神秘的峡谷景观。

重庆云阳龙缸景区在海拔1010.5 m 高的悬崖上建立悬挑26.68m(从岩壁向外伸出长度21.68m)的观景廊桥-云端廊桥,悬崖垂直高度700m。以"天空之花"的花瓣作为造型的构思思路,廊桥底部用三层高强度玻璃,游客站在廊桥上可以720°欣赏周边美景。云端廊桥悬挑长度将超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玻璃桥(从岩壁向外伸出长度21m)成为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桥,是景区未来对外的标识和名片,5A旅游景区文化构架的重要元素。

老寨子位于清水乡西南侧,为一处文化遗迹点,座落在一座刃

状山脊之上,岩石类型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岩石厚大,产状平缓,寨子位于山脊顶部最高点,现存古碉楼、石门、女羞池、倒塌的祭祀龙柱、_人打虎楼遗址。老寨子所处山顶宽5-10m,长50m,立于山巅,向西可览石笋河全貌及数百米高的石笋,向北隐约可见龙缸口,向南可见两河口。向东为农家风光及石芽群。在此处有机会欣赏龙缸佛光金身、落霞熔金的美景。

大安洞是一大型石灰岩溶洞,又名鱼泉洞,位于石笋河畔西岸的悬崖峭壁之中,洞口下距石笋河约200m,上距崖顶约100m。在洞口南侧有一季节性瀑布,每缝雨季,形成瀑布跌水,然后汇聚到石笋河内。主洞的主体方向为南160°,洞口塌陷形成大厅,厅高约50m,呈穹形, 全长3000余米,洞中套洞,九洞相连,各洞奇观有倒挂金猴、迎客柱、定海神针、金银瀑、沙洲滩、石笋会展、跑马场、艺术长廊、海狮神龛等。由天然石灰岩形成,被识者誉为"天下第一洞"。

重庆云阳龙缸地质公园导游词(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具有“天下第一缸”之称的云阳龙缸,我是大家今天行程的导游,在游览期间,主要由我来为大家讲解景区内的景点,以及负责大家的安全,希望在整个游览的过程中,大家能玩的开心,同时注意安全。

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距云阳县城80千米处的清水境内.其状为一罕见的环形天坑,形似水缸。龙缸口椭圆,口下有一约两丈长的天然条石平伸入内,可于此俯伏窥视坑内特异景物。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是以龙缸岩溶天坑为主、石笋河与老龙口峡谷为次,兼顾草场生物景观和土家族人文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最具吸引力的主体景观,便是雄险俊秀的龙缸天坑,其深度位居我国的第三,世界第五;龙缸岩溶天坑的坑壁近于90度,这种直上直下的形态更是“当惊世界殊”。

龙缸天坑

我们首先来从宏观上认识一下龙缸天坑。龙缸是一个长轴350米、短轴170米、深550米的椭圆形天坑,这一深度位居中国第三位,世界第五位。缸内壁如削,壁缝松柏横卧,古藤倒垂,缸底四季吐翠,百鸟争鸣,因形状为一个天然大石缸,还流传樵夫与龙女爱情的美妙传说,而得名龙缸,又被誉为“天下第一缸”。

映月洞

我们首先要穿过映月洞,它位于龙缸北偏东100多米处的悬崖峭壁之中,为龙缸的第一层溶洞。洞长43米,南洞口高3.9米,直径3.4米;北洞口高2.4米,北端为暗河的出口。每一年的中秋之夜,月亮从东方升起不久,月光充盈了整个洞身,集束的银光就像手电一样,由北向南穿洞射出,人们把这一奇特的景观叫做“穿洞映月”。

鹰嘴石

大家看着一块石头,是不是很像鹰伸出的嘴巴?它叫龙鹰石,原来是龙缸山顶上的一块天外来石,受日月精华亿万年的润育,变成了一尊神鹰,专司守护龙缸的重任。我们现在看见的就是龙鹰伸出的嘴,大家叫它鹰嘴石。

石笋河

石笋河是长滩河中最美的一段,北起盖下坝、南至双河口,全长12.5公里。为岩溶地貌的峡谷景观。两岸如削,溶洞密布,石笋摩天,幻化出如飞天、村姑、罗汉等各式人物,河水清纯明亮,盛产乌龟、团鱼,或瀑或泉,错落其间,奇松、翠柏、幽竹、冷杉等植物遮天蔽日,黄荆、天麻、贝母、黄连等名贵药材漫山遍野,黄羊、香獐、黄麂、金猴、野猪等漫步林间,锦鸡、黄鹂、杜鹃、翠鸟、鹦鹉啭鸣其野,土家山歌、摆手舞等迷你大饱眼福。中国着名女高音歌唱家刘淑芳就生长这里。

老龙口峡谷

老龙口峡谷在龙缸北西边,位于泥溪乡境内,当地人又叫海螺溪。海螺溪上游为万州市的潭漳峡景区,是园区内另一处特点突出的峡谷景观。峡谷中,在流水和岩溶共同作用下,河溪时而潜入地下,时而奔涌地表,形成地下暗河与地表明河交替出现的奇观。

龙洞

现在我们来到了着名的大溶洞,人们称之为“龙洞”,是由前后两厅组成,前厅成圆形,宽40余米,高近50米,长120米,面积4800平方米,内遍布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神奇瑰丽,琳琅满目,有“白玉龙床”、“龙伞”、“龙壶”、“龙椅”、“龙凳”、“莲台”、“天鸡报晓”等自然景观。后厅呈五边形,高30米,长300余米,面积6000平方米。里面的石钟乳形势如狮、如象、如龙、如凤,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展翅欲飞。

大安洞

这是一大型石灰岩溶洞,大安洞又名鱼泉洞,全长3000余米,洞中套洞,九洞相连,各洞奇观有倒挂金猴、迎客柱、定海神针、金银瀑、沙洲滩、石笋会展、跑马场、艺术长廊、海狮神龛等。由天然石灰岩形成。据专家考察后估计,该洞比着名的四川兴文溶洞群中最大的天泉洞大一倍,比闻名中外的桂林芦笛岩、浙江瑶琳洞大10倍,被识者誉为“天下第一洞”。

好了,主要景点为大家讲解这么多,接下来,大家就尽情享受登山的乐趣吧,不过一定要记得注意安全哦。

重庆云阳龙缸地质公园导游词(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我们茶陵的一个国家 4A级旅游景区。不用我说大家也应该猜到我要讲的是什么了吧?对,就是云阳山。云阳山呢是省内不可多见的城市森林公园之一。云阳山方圆七十余里,上有七十二峰,总面积达到8941.4公顷,最高海拔天堂山为1130米,最低海拔仙人湾110米,著名的紫微峰海拔为864.7米。

今天呢,我就从东门开始,依次给大家介绍赤松仙景点、神龟谷景区、老君岩景区、祈丰台、南岳宫景区、紫云寺几个景点。

现在我们看到是云阳山东门石牌坊,石牌坊跨度为25.8米,是国内跨度最宽的石牌坊。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呢是赤松路,是我们县城的东阳大道到赤松仙的路,全长2.7公里,与衡炎高速穿插而过。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景点是赤松仙。赤松仙始建于唐,距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古时称为“赤松坛”,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赤松子命名的道观。大家看到的门匾,是清末全国会试第一的进士,后任国民的谭延_亲笔提写的。大门两边的墙壁上的诗,左边是茶陵籍状元萧锦忠的诗。右边则是罗复元的诗。

好啦,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神龟谷景区”。各位看一下对面的山,是不是有一个形似乌龟的岩石呢?对,这个就叫“神龟岩”。因神龟的头部呈金**,固又名“金龟岩”。这个是天然形成的,非常的神奇。

大家眼前的这个吊桥叫“步云吊桥”,跨度为36.9米,宽1.5米。这个跨度为什么是36.9米呢?因为369寓意为步步高升,小徐呢在这里祝福各位领导“步步高升,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个瀑布名叫“寿泉瀑”,它是人工瀑布,引用了这里的山泉水,高116米,第一层瀑布为76.1米。右侧是龟寿亭,底下呢是神龟湖。

好啦,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一个景点——老君岩景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道教始祖“老子”的神像。大家看到的老子像高5.95米,5.95有九五至尊的意思。大家可以看到,老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寓意着道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道教里,9是数字,所以老子像的左右两侧各有“九九八十一”级台阶。下面呢是石刻道德经,道德经由老子所著,洋洋洒洒五千字,加上标题附号,有7000多字,是全国最大的石刻道德经。

大家请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上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云阳山的最高点:祈丰台。 祈丰台是古时用来祈天求雨、祈祷丰收的。大家知道通往祈丰台的游道一共有多少坡吗?我来告诉大家,通往祈丰台的游道共有365坡,代表一年365天,就是希望年年丰收,风调雨顺的意思。传说,炎帝神农发明种五谷后,常遭受旱涝灾害,于是,命赤松子在紫微峰上设坛祈丰,置一大钟于坛上,取名“通灵钟”,撞钟以“通神明之德,偕天人之和”。 大钟的口径为1.2米,重116吨。大家下次如果去祈丰台,不妨撞撞钟,撞钟则神明赐福,赐

平安,家和万事兴。

现在,我们到达的景点就是云阳山的核心景区——古南岳宫。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云阳仙道观。它作为道教场所始于南北朝,祀奉南岳圣帝。宋代道士陈善宗重修,元代改为紫微书院,明代恢复为云阳仙道观。民国二十年(1926年)道士陈从性重修,基本保留了原有格局。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自然岩窟叫观音岩,她的底座岩石与五雷池相连。这边便是五雷池。相传,有一年茶陵闹旱灾,赤松子命青龙布雨以解旱情,青龙睡懒觉,没有及时收回云雨,造成水涝成灾,赤松子怒施五雷法,将懒龙幽禁在岩隙中,命它吐龙涎灌溉山下农田,这五雷池的水能清肝明目,清心健体,大家可以喝一喝,香客多的时候,这里还要排着长长的队伍。

我们现在看到的景点是“张良试剑”。据传,赤松子、张良隐居在云阳山中,赤松子炼丹,张良铸剑,刘邦为打天下,遍揽天下英雄豪杰,亲自上云阳山上请张良下山助一臂之力,这时,张良刚好铸了一把宝剑,就指着这块巨石说:“如果我辟开了这块巨石,我就下山,如果不能辟开,我也无能为力。”说着便一把辟过去,但却把巨石辟成了两半,赤松子便说:“顺从天意吧”,随后,张良便下山帮助刘邦打天下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云阳山被封为“古南岳”呢?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南岳圣帝要为自己建造一座行宫,考察了很多名山,都不中意,唯独对风景秀丽、山水灵异的云阳山情有独钟。于是,他坐在紫微峰数山峰,看有没有七十二地煞星安神定位,保佑四方平安,可是他忘记把坐着的紫微峰数进去。数来数去是七十一峰。所以遗憾地另寻他地。观音听说南岳圣帝大之称赞云阳山,因此想去看看是否那么美丽,便来到云阳山,果然也被这里的美景、灵气所吸引,但是听说云阳山只有七十一峰,她便再数数看,却有七十二峰,她把这事告诉了南岳圣帝,南岳圣帝一听,十分后悔,随后便在云阳山建了这所避暑行宫,每年农历六月、七月便来此避暑,逐步形成了“六月、七月朝云阳山,八月朝衡山”的民俗。因此,云阳山的农历六月、七月是香客最多、香火最旺的时候,广东、福建、江西、湖北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此祈福、求平安,非常灵验。

好啦,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云阳山的北门,我们马上要看到的下一个景点是云阳山的一处人文景观——紫云寺。紫云寺是一座佛寺,始建于元代,原名为观音庵。因其地处紫云山,故俗称“紫云仙”。1995年修复改名为紫云寺。

好啦,今天的讲解到此就要结束了。希望云阳山的美丽风情和我的讲解能给在坐的各位领导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谢谢大家!

重庆有哪些旅游景点

1、洪崖洞

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沧白路,目前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洪崖洞一共有11层,著名景点有:吊脚楼、巴渝风情街,动感酒吧街,盛宴美食街等,洪崖洞所处的解放碑商圈是重庆商业的发源地,具有核心商务区的经济职能,辐射范围涉及重庆市,也是重庆首个百亿级商圈。洪崖洞旅客到访量,成为解放碑商业客流的首要支撑。也是重庆夜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

2、长江索道

长江索道,位于中国重庆市,目前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往返于渝中区的新华路和南岸区的上新街,长江索道连通重庆渝中区和南岸区,景区由渝中城史文化区、长江空中观光区、南岸文化区三部分组成,面积9.8平方千米。长江索道全长1166米,运行速度6米/秒,单程运行时间4分30秒,最大载客量65人,日运客量1.05万人次。感觉还是要有点胆量才敢去坐的哦。

3、武隆喀斯特旅游区

武隆喀斯特旅游区,位于重庆市,因为景区有罕见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所以被命名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包括重庆武隆旅游景点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这三部分,在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也是重庆的5A级景区之一,推荐喜欢喀斯特地貌的到此一游。

4、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这个石刻不是中国名胜了,而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这个足可以说明这个石刻群的重要性,大足石刻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推荐喜欢石刻文化的到此旅游。

5、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境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被旅行者称为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被户外爱好者誉为重庆版的“小华山”,龙缸四季,景色各异,春之花草,夏之飞瀑,秋之红叶,冬之白雪,无不令人为之叫绝。特别是在现在夏天去气候更是凉爽。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地理环境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境内,地处重庆市东北部的长江两岸,三峡库区腹心,东迎奉节县,西界万州区,北与巫溪县、开县相连,南与湖北省利川市相邻,地理介于东经108°35′32″-109°14′51″,北纬30°35′6″-31°26′30″。

构造特征

公园总体位于华蓥山大断裂与七曜山大断裂之间的褶皱带,即川东平行岭谷区的东南隅 ,燕山期前各构造层均为整合及整合接触 ,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升降运动 ;燕山晚期褶皱构造显著 ,是上白垩统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构造形式以褶皱变形为主 。地处渝东褶皱带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研究区地处 NE - SW 向构造带 , 北缘与 NW 向的大巴山弧形构造斜接 、重接复合。为印支- 喜马拉雅期运动形成的薄皮构造的一部分 。 主要表现为宽平的箱(屉)形向斜和尖峭而狭窄的背斜形成的隔档式构造,而在背斜轴部,由于应力集中则容易形成一些规模不等的节理裂隙或压扭性断裂。

地层及岩性

公园内出露地层为中生代的三叠系 、侏罗系与新生代的第四系 。 三叠系是公园内出露的主要地层 ,其岩性及厚度变化较大 。 其下统嘉陵江组灰岩在公园内分布面积广 。 中统巴东组为浅海相碎屑岩及泥质灰岩 ,局部夹石膏及含铜砂岩 ;上统须家河组为内陆湖相碎屑岩并产煤。

成因分析

龙缸景区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主,在岩溶、重力崩塌、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与奇峰异石。龙缸是在三组节理以及向斜东北转折端的劈理交汇处产生的破碎带,后经溶洞中的地下水反复溶蚀-坍塌-溶蚀-坍塌而形成。

龙缸岩溶天坑举世瞩目是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其主要成因是岩溶塌陷和溶蚀 ,天坑位于多组节理 、劈理的交汇处 ,岩石极易破碎 ,在这些岩层之中 ,流水溶蚀形成的多层溶洞交错纵横 ,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 ,破碎带上的岩石产生坍塌 ,坍塌物随即被暗河溶蚀带走 ,龙缸天坑就是这样反复的溶蚀 - 坍塌中逐渐形成。 而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内 ,发育的岩溶洞穴数量不少 ,分布位置

昨天早上六点多,我们一行40人踏上了龙口莱山的穿越之旅。

领队提前几天就通知,莱山昨天会有大风降温,反复强调了需要带的装备,以应对天气变化,心里也是有些忐忑,前两天高温一直20度左右,昨天预报高温只有12度,山上的话,温度还会低一到二度,莱山是第一次去,不知山上是什么情况。

因走的比较早,天还是有些暗,城市里路灯依然明亮的为早起的人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我们纷纷在车上迷瞪着,养精蓄锐。

不知什么时间,虽然闭着眼,却也感到一阵光线透过眼皮强烈的刺激着眼睛,睁眼一看,原来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车外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如一块通透的无边无际的宝石。

太阳无比灿烂温暖的光芒将整个大巴车内点燃了,明亮耀眼,人们纷纷醒来幸福的惊呼着,只看如此美好的太阳,温度应该也不会有预报的低迷。

大约九点半,我们到达了莱山脚下的小山村,需徒步穿过村庄到达山脚下开始登山。我们行走在村边的小土路上。蓝蓝的天空中点缀着几朵白云,阳光明媚,温度适宜,不冷不热,一丝风都没有,枝不摇叶不动,真庆幸天气预报的不够准确。

据说秦始皇,汉武帝,汉宣帝当年东巡时来过莱山,所以我们的脚步很可能踏在了他们当年乘坐的辇轮留下的痕迹上,真让人心潮澎湃。

路两旁是大片的果园,大多是苹果树,苹果应是摘完成了,只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漏网的遍体通红的果子悬挂枝头,一定是极甜的,令人垂涎欲滴。

矮墩墩的苹果树中偶尔会有一两棵柿子树如鹤立鸡群般高傲的挺立着,每根枝条上都有数枚橙红色的柿子如服装般在尽情的展示自己,柿子树上剩余的少许叶片也已是红彤彤的分外艳丽,不仔细看,都分不清树上哪是柿子哪是叶子,只是一片一片的艳着。

到达山脚下,抬头仰望,山峰连绵不断,触目可及,从山脚到山顶大多是一块块的巨石堆砌而成,植被不多,是一种厚重的苍翠色,应该是松树吧。

稍事休整,便沿着前人踩出的不是道路的道路开始爬山,坡度不是很缓和也不是很陡峭,一会儿便又听到自己的呼吸粗重的跟拉风箱似的,腿肚子也酸胀的难受,双腿灌了铅的感觉体会的是淋漓尽致。

多么熟悉,爬十次山,可能七八次会有这样的感受,但也知道,大约半小时左右,这种感觉就会消失,一切趋于正常,好像体力越来越好。

莱山不是很高,当体力缓和过来的时候,已接近了第一个山顶,看着组成山顶的那一块块突兀的巨石,大多都有三两米高,这还不算大的。

怎么上呢,领队已经三下五除二就爬到了顶上,给我们打气加油,并告知我们爬的时候脚要踩到哪个位置比较好爬。这次爬山新人不多,对于大多都爬过多次山的我们来说,什么都不用多想,有困难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我们这真叫爬山,手脚并用,老远一看,都跟壁虎似的贴在石壁上,石头虽大,表面很粗糙,并不光滑,多少有些小坑小窝的,便是我们踩住用力的地方了。

间或石缝里生长出一棵小小的灌木,那便是老天也在搭把手了,手抓住灌木脚下一用力,这块石头便被抛在脑后了,有时实在无处下脚了,领队和那些男队友便拽住手腕,一下也就上去了。

第一个山顶是最矮的,很轻松都爬了上去,到了山顶上,才感觉到风原来这么大了,在山腰时还没有风,是起风了还是风原本就在山顶上。

领队带领我们顺着山脊的东边走,竟然又恢复到了基本无风的状态,整个队伍沐浴在阳光中,温暖异常,但一来到山脊的西侧,便又是狂风大作,好在石头够大,如果是碎石的话,一定会上演一场飞沙走石了,大自然是多么奇妙。

我们贴着山脊东侧向第二个山头前进,山上树很少,只是在石缝中偶尔生长着几棵小松树,虽苍翠,却是稀稀拉拉的,地上草也不算多,应是与山的结构有关。

山体都是整块裸露的巨石,泥土无法附着,那些植物只能生长在石缝中残存的一点土壤里,这山上看似不起眼的一草一木,是多么坚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历经大自然风霜雨雪的洗礼,却顽强的存活了下来。

从山脊向远处望去,却发现山腰的暗青色中偶尔会有一小簇一小簇的红,艳的耀眼,与整个山的色调非常不一致,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我很想知道这是什么植物,说红叶,感觉也不是,红叶早已败落了,而且颜色比红叶更红更鲜艳,因距离远,总是望而不得。

又顺着山脊走了一程,忽然发现旁边的石缝中生长着一棵红色的植物,有点像山杜鹃,背阴里的叶片是青色的,阳光中的叶片有些却是血红的,鲜嫩娇艳,阳光如血滴般在叶片上亮闪闪的滚动着,我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语:啼血杜鹃。

我知道了,山腰上的红艳原来是杜鹃,只知道春天时美丽摇曳的杜鹃花将万山红遍,却不知秋末冬初的杜鹃叶片却也是如此的惊艳。

第二个山头比第一个要高一些陡一些,有些巨石实在让人无处下脚,手也无处着力,一个不小心,虽不至于跌落悬崖,但也一定会鼻青脸肿,无人能识。

男队友身形高大灵活的多,看他们没怎么费力就已经上去了,我们这些女队友只能是,上边有拽手腕的,下边有撮着的,勉强上去了几个,剩下的根据领队的指挥,绕过了几块巨石,爬了一个稍微缓和距离稍远的地方。

那也是手脚并用,手边有树就把树,有草就拽草,脚下还要注意不要踩到活动了的小石块,避免伤到下边的队友,爬不动了拽住树干稍喘口气,再继续。

好容易爬到了山顶,向下一看,刚才爬上来的地方直上直下的竟然感觉有十几米高,眼睛都有些晕了,爬山只能向前看,不能向后看,容易肝颤。

第二个山顶上,风感觉更大了,行走起来更吃力了,低头弯腰,避过风的锋芒,别被刮跑了,边走还要边按着帽檐,一松手就刮飞了,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哪里寻找。

大风中我还偷眼打量了一下四周,四周或远或近皆是连绵起伏的山峦,跟这座山一样,光秃秃的,巨石遍布,就是一个巨大的巨石山阵。

领队又带领我们找到了无风的山脊东侧,一侧风起云涌,一侧风平浪静,有点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有趣的很。此时已经快十二点了,队友们的询问声已是此起彼伏,还不开饭啊。

爬到山顶午餐已经成了爬山时不可或缺的一种享受,不在食物是什么,而是一种精神上无比的愉悦,爬山途中的累也因为有这顿美味的指引而轻松了不少。

我们寻找到一处非常不错的地方,山脊上有许多巨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屏障的东侧有一块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无风,阳光充足,我们便就地午餐。

有煮火锅的,有煮方便面的,居然有的队友还带着馄饨馅馄饨皮,几个巧手一块在山上包起了馄饨,领队带着炉具,开始煮水。我们的简易午餐还没吃完的时候,领队那里已有几锅馄饨热腾腾的出锅了,招呼队友们吃馄饨。

朋友也去盛了满满一小碗过来,我们一块分享了这热热乎乎的美味,汤里还有鸡蛋皮虾皮紫菜芫荽末,真讲究,馄饨味道还真不错,比自己做的好吃多了,更何况是在这大气磅礴的大美之地,味道更是上升了数个档次。

吃过午餐,都找了块合适的石头靠着小憩,石头被冬日暖阳晒的热乎乎的,被石头一烙,通体舒服。蓝天之上,一团团絮状的白云在慢悠悠的移动着,很近,好像比山峰还低,感觉一探手,就能抓过一块来,天空离我们好像真的只有三尺三。

下午一点多,又开始前进,这第三个山头便是莱山的最高峰了,最高峰不远不近的就在我们前方,有一面鲜艳的红旗正在峰顶迎风招展。

吃过饭休息了一下,反倒感觉更累了,一攀登,便觉刚刚积攒的浑身的力气一下被抽走了,怪不得每次领队一定让我们达到峰顶才开始午餐,餐罢直接下山,原来是有道理的,打铁要趁热,一凉就打不动了。

就在一家人纷纷抱怨怎么这么累呢的时候,忽然发现峰顶的红旗下出现了一支队伍,我们的力气瞬间便回来了,赶紧抢占制高点,其实,峰顶已经近在眼前了,不用领队招呼,我们大踏步向前走去。

通往峰顶的山脊已没有开始的陡峭,而且踩在地上是厚厚一层松软的泥土,植被也明显多了起来,经过了一小片芦苇地,毛茸茸白花花的芦苇在风中起伏着,如一片银色的波浪,看的心都在跟着摇曳,纷纷拍照留念。

红旗越来越近了,都看的清红旗下的人们正在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红旗招展的时候能看到红旗上是有字的,这一刻,我想起了《攀登者》上最先到达峰顶的人们将鲜艳的五星红旗骄傲的插在珠穆朗玛峰上的情景。

这莱山主峰的红旗是谁插上去的呢,红旗上会是什么震撼人心的语言呢,我的眼睛是标准的1.5,就在红旗倏然展开的瞬间,我清楚的看到了八个白色大字:森林防火,有责。

到了峰顶以后,原来是青岛的一支队伍先我们到达,互相热情的招呼过后,青岛的队伍便将主峰留给了我们,红旗下的一块巨石上刻着:莱山主峰,六一九米。队友们在红旗下合影留念,皆激动万分。

从峰顶,便是下山了,但峰顶一侧还有一个独立的小山头,一块块的巨石几十米高,而且几乎是直上直下,目测,手把脚踩的地方都没有,领队说,谁想挑战,可以再去攀爬这个山头。

一家人看着这如刀劈斧砍般的巨石山头,脸都绿了,很自觉的循着下山的路稳步前行。我走在队伍的前边,刚绕到巨石山头的另一侧,猛听得头顶上传来气势饱满的猿啸之音。

俱抬头仰望,但见巨石山头的半山腰有一个黑衣男子,正攀着近乎九十度的石壁,灵活的向下攀爬,偶尔停下长啸几声,我们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还真有挑战的啊,虽然还看不清模样,但我猜测很可能是朋友的爱人,种种迹象表明他有这样的实力,等了一段时间,挑战完毕,归队,果然是朋友的爱人,一家人眼中的佩服仰慕化作了无数小星星冲着朋友的爱人铺天盖地而去。

下山的路虽然大多是土路,但比较陡,浮土里还混合着不少小石子,一不小心就会滑到,登山杖便发挥了作用了,登山杖扎在泥土里,手用力把住,能帮助卸掉身体的不少力量,路旁的灌木杂草也时时支撑着我们。

就这样,腿肚子瑟瑟发着抖,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步下三步,一个多小时终于下到了山底,再仰望我们翻过的那三个几乎高耸入云的山头,巨大的不真实感袭来,那真是留下我们无数脚印跟汗水的地方吗,我有些不相信。

不到四点,我们坐上了返程的大巴,又一次愉快的登山之旅完美结束。